首页 > 埃塞概况

来源: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 类型:摘编 分类:其它

2024-12-04 23:07

中埃经贸关系

【双边协定】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就开始经贸往来,但贸易额很小。1970年11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政府于1971年签订《贸易协定》。此后,双边经贸关系逐步发展。

1991年以来,双边贸易关系进一步加强。1996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1998年签署《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相互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2006年至2014年,双方签署多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2013年11月,中埃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埃两国政府关于中国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优惠贷款的框架协议》。根据这两项协议,中国政府将向埃塞俄比亚政府提供无偿援助,并向埃塞俄比亚宝利机场改扩建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2018年5月,中埃两国分别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援埃塞俄比亚紧急粮食援助项目的交接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向埃塞俄比亚提供混合贷款的框架协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2018年9月,中埃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2019年4月,中埃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以及其他多份经济合作文件。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尚未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双边贸易】

自1996年以来,中埃双边贸易快速发展,2002年双边货物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200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13年突破20亿美元,2014年突破30亿美元大关。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中埃双边贸易额为26.71亿美元,同比增加0.8%。其中,中国向埃塞俄比亚出口22.17亿美元,同比下降2.9%;中国自埃塞俄比亚进口4.54亿美元,同比增加23.94%。中国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向埃塞俄比亚出口的商品主要有:机电设备及其配件、纺织服装、钢铁制品、塑料及其制品等。中国自埃塞俄比亚进口的商品主要有:芝麻、绿豆、咖啡、皮革及皮革制品、矿砂等。

【对埃塞投资】

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的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化。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埃塞俄比亚直接投资流量为44600万美元;截至2022年末,中国对埃塞俄比亚直接投资存量为32.57亿美元。

另据埃塞俄比亚投资委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埃塞俄比亚投资委累计批准中国独资/合资项目1859个,其中已投产项目1185个;中国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承包劳务】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新签承包工程合同85份,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0.2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84亿美元。中方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24人,年末在埃塞俄比亚劳务人员4511人。中资企业在埃塞俄比亚的在建大型工程项目均以工程总承包方式建设。

【工业园】

2008年,中资企业开发的东方工业园成为埃塞俄比亚首个工业园区。此后,埃塞俄比亚政府决定积极借鉴中国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大力开发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园区,并于2015年制定《工业园区法》,推出一系列工业园区投资优惠政策,吸引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一大批外国投资者参与。埃塞俄比亚政府借助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等领域的投资,为该国大量年轻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并希望以此促进技术转移,同时为该国带来外汇收益。

埃塞俄比亚境内已建成10余个工业园,其中包括由中资企业投资开发的东方工业园、中交阿瑞提工业园、华坚国际轻工业城;中资企业承建的宝利莱米工业园、阿达玛工业园、阿瓦萨工业园、孔博查工业园、马克雷工业园、季马工业园、巴哈达尔工业园、德伯尔博汗工业园、德雷达瓦工业园、科林托工业园、塞梅拉工业园为埃塞俄比亚政府所有。此外,埃塞俄比亚已建成3个综合农业加工产业园。